低空经济万亿市场,飞行汽车是智商税还是未来刚需?
飞行汽车并非“智商税”,但目前也远非大众刚需,正处于技术验证、政策试水和场景探索的早中期阶段。其长远发展取决于三大主线:技术降本、法规放开和基础设施配套。
从市场看,国家预计2030年低空经济达“万亿规模”,但这是多类飞行器共同贡献的长期结果,eVTOL和飞行汽车预计2028-2030年后才可能逐步放量。
技术方面,eVTOL仍面临续航-载重-成本的“不可能三角”,主流型号续航仅25-35公里,百万级售价需电池降本70%并提升能量密度30%才可能规模化。适航取证人才缺口大,全程仍需3-5年。
真实需求呈现“先toB后tOC、先载物后载人”的路径。政府应急、物流配送和高阶文旅等B端场景优先落地;城市日常通勤仍属高端体验,需价格降至30-50万元、起降点广泛覆盖后才可能成为大众选择。
政策支持明确,但空域仅开放300米以下试验高度,核心区飞行审批仍严。安全事件和公众接受度是最大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引发政策收紧。
综上,飞行汽车是“长坡厚雪”的赛道,适合产业资本长期布局,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目前仍属“奢侈玩具”,投资者也需警惕概念炒作与落地进度之间的差距。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图片Ai生成,仅供学习参考,无商业用途。(文/飞行汽车 feiauto)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无商业用途,图文内容仅供参考。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载需注明出处。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飞行汽车相关信息。(文/飞行汽车 fei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