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义“飞行汽车”含陆空两栖车与eVTOL,后者仅能飞。两栖车结构复杂,认证慢,定位高端;eVTOL结构简单,适航明确,成本低,将成城市低空交通主力,两栖车或长期为小众豪华品类。

飞行汽车和eVTOL区别(图1)


概念范畴

广义“飞行汽车”包括陆空两栖车与仅用于飞行的eVTOL;狭义特指“能跑能飞”的两栖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仅专注飞行,不具备地面行驶能力。

设计目标
两栖车旨在实现“堵车即升空”,兼顾公路与空中法规;eVTOL则聚焦50–300公里城市空中交通,以高效、低成本替代直升机。

技术路线
两栖车因需整合陆地行驶与飞行系统,结构复杂、重量大,多采用混动或燃油动力;eVTOL采用纯电动分布式推进,结构简单、噪音低于65分贝,能量效率更高。

法规与进度
两栖车面临汽车与航空双重认证,进展缓慢,仅小鹏汇天等少数原型示范;eVTOL适航路径明确,亿航EH216-S已获全球首张适航证,Joby、Volocopter等企业预计2025–2027年进入批量运营。

经济性与市场
两栖车成本高昂,定位高端私人或特种用途;eVTOL规模化后每公里费用可与出租车持平,主要应用于空中出租、医疗物流等,2030年国内市场有望突破万亿。

总结
当前“能飞的汽车”多为eVTOL;真正陆空两栖车仍处前沿阶段。未来5–10年,eVTOL将成为城市低空交通主力,而“能跑的飞行汽车”更可能长期作为小众豪华品类存在。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图片Ai生成,仅供学习参考,无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