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飞行汽车![请登录]     新用户 [请注册] 
手机端  |  客服热线:400-188-0263
全球  [切换国家]

热门国家

更多国家

问答

智能电动飞行汽车是噱头还是趋势?

发表时间:2022-09-26 22:00:51    作者:牛喀网    点击:

近期,国内-小鹏智能电动飞行汽车旅航者X2前往迪拜开展符合性验证飞行测试,而被誉为真正两栖汽车的旅航者X3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同一时段,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推出了首款全自动电动飞行汽车原型机——V.MO,绰号“飞虎”;国外-美国联合航空向eVTOL制造商Eve Air Mobility计划购买多达500辆电动飞行出租车……伴随着这接连爆出的国内外热点新闻,“智能电动飞行汽车”这个一直被不少民众戏称为风险资本玩家们的炒作“噱头”的新物种,再一次成为业内乃至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相较于前几年,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使得这些之前仅限于科幻电影中的新物种更接近了现实。而且,当下关于“智能电动飞行汽车是一个新趋势”的声音,似乎已经慢慢的与“它就是一个大噱头”的声音旗鼓相当了。

那么究竟智能电动飞行汽车是噱头还是趋势呢?带着不吹不黑的态度,跟着笔者一起来仔细捋一捋。

定义尚且模糊:何为智能电动飞行汽车

对于智能电动飞行汽车的具体定义,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模糊且宽泛的,颇有“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的即视感。不过,自打2009年世界首辆飞行汽车在美国实现首飞(降落后驶上高速公路),十余年后的今天,行业已逐步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再加上技术的变革,目前飞行汽车俨然发展成了以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为代表的主流形式。

eVTOL用中文名表示即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显然,eVTOL的一个关键元素是以电力驱动的,与直升飞机类似是可以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这个特点也就使得其不再像飞机一样需要专门的跑道。对比直升飞机,eVTOL凭借电气化、零排放且安静的优势,早早便成为了空中客车、波音、美国航空、巴西航空以及贝尔直升机等一众航空事业主要参与者的宠儿。

在笔者看来,就目前发展阶段以及技术相似性而言,相较于宽泛(广义)的飞行汽车,eVTOL似乎可以约等于智能电动飞行汽车

当前行业现状:是真繁荣还是假狂欢?

飞行汽车被越来越多的机构及企业视为是继直升机和民航班机后的新一代大众空中交通工具。因此,除了上述提及的航空事业大佬们的纷纷下场布局与战略性投资。汽车及关联领域的躬身入局者更不在少数,已经加入飞行汽车研发的队伍,具体可以划分为传统跨国车企、国内车企以及科技巨头公司。其中,传统跨国车企以通用、本田、丰田、奥迪、奔驰、铃木、大众、现代、保时捷、Stellantis集团等为代表,国内车企以吉利、小鹏、广汽等为代表,而科技巨头公司则以谷歌、英特尔、优步等为代表。

根据相关媒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200家企业或机构在研发飞行汽车产品,约有420种型号。

随着制造飞行汽车企业数量的不断攀升,紧接着便是资本的狂欢,大量资金的密集注入,掀起了国内外一股股投融资热潮。放眼国外,仅仅在2021这一年里,就有美国飞行汽车企业Archer和Joby、英国飞行汽车企业Vertical、德国飞行汽车企业Lilium以及巴西飞行汽车企业等5家飞行汽车企业在美国成功上市。

国外火热的飞行汽车行业也是国内的真实写照,继中国企业亿航智能于2019年在美国上市,并成为全球第一个上市飞行汽车公司后,国内受资本青睐的飞行汽车企业也比比皆是。近两年颇具代表的融资事件包括:纬航科技两年内获得两轮融资,时的科技也是连续获得两轮融资,而VOLANT沃兰特则在获得种子轮投资后又获得亿元级的Pre-A轮融资,峰飞航空也是一口气拿下了1亿美元的A轮融资,小鹏汇天更是获得超5亿美元后创下了亚洲飞行汽车领域的融资纪录……

在这种资本狂欢的现象下,战果却屈指可数。

国内,吉利飞行汽车TF-1已试飞(最高飞行高度3000米,续航640公里),而作为纯电垂直起降5座级飞行汽车/eVTOL的TF-2正在研发当中,预计今年底进行首飞。前文提到的小鹏飞行汽车旅航者X2已展出,正赴迪拜试飞(属于第五代飞行汽车,最高飞行高度1000米,续航时间35分钟,最大飞行时速为130km/h),而被誉为真正两栖汽车的“第六代飞行汽车”旅航者X3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另外,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已展出首款电动垂直起降(eVTOL)载人飞行器原型机——V.MO,尚处于原型机阶段……

吉利TF-1

小鹏旅航者X2

大众V.MO

国外,两大豪华巨头“波音与保时捷”合作的飞行汽车已进行试飞,目前续航里程约80.4公里。丰田飞行汽车已试飞,飞行高度10米,持续4分钟,处于持续研发阶段……

显而易见,目前除了上述为代表的少数企业获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外,至于其他企业们对飞行汽车的研发程度及进展,何时量产?这其中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笔者始终认为对待“任何新事物”,应该保有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心,且让我们再接着来分析下智能电动飞行汽车要想真正“落地”的优势及挑战。

优势:有需求牵引,受益于智能电动汽车的连带利好

在当今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最为普遍与急切的需求就是解决交通拥堵状况,而智能电动汽车虽然在此方面能够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合理路线规划,以缓解交通拥堵,但仍然起不到根本性作用。而通过研发安全的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再利用城市低空的三维空间,一幅立体智慧交通的画面便浮现脑海中,它貌似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状况。

有了需求的牵引,我国首先在政策上为飞行汽车行业逐渐开放绿灯。“发展低空经济”在2021年出台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被首次提出。随后更进一步,在今年3月份印发的《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又明确提出“要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放眼全球范围,因为有着需求的牵引,促使大量专家与机构看好飞行汽车的未来,并投身其中。

可见,将智能电动飞行汽车作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种延展选择,似乎可以与地面交通工具进行合理互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状况。

除了需求牵引外,智能电动飞行汽车还受益于智能电动汽车在长足进步中带来的连带利好,其中主要包括技术和产业方面的储备。

比如在电池技术方面,虽然飞行汽车对电池技术要求更高,但在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基础上做功课还是降低了不少难度的,其中小鹏飞行汽车专用的飞行动力电池,便是和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同理,在产业方面,飞行汽车整机企业也能够相对轻松地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中找到相对成熟的不同环节供应商。

挑战:发展困境破局难度大,待解决难题多

通过优势分析,尽管以eVTOL为主流代表的智能电动飞行汽车令人兴奋,但是其面临的“落地”挑战性难题也是长长一连串的。

接下来,笔者将例举其中最为关键的四大难题“技术、安全、监管、市场”进行阐述。

技术难题

因为本文我们讨论的主要是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对此亟待解决的就是电池技术难题,这个难题与新能源汽车上的续航难题一样困扰着整个行业的突破式发展。而且,飞行汽车对于电池技术要求更高,具体来说是对电池的充电速度、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指标的要求更苛刻。

如果单纯想通过增加电池组的方式来增加续航里程,那肯定会增加飞行汽车的重量,而重量增加又与飞行汽车另一个技术难题“轻量化”相悖,所以目前的动力难题便集中在了电池技术这一瓶颈上,导致其载荷低、航程短。

作为另一个技术难题“轻量化”,要下的功夫也不少,需要在轻量化技术应用、新材料、制造工艺上取得突破。

另外,飞行控制系统也处于瓶颈期,相对于汽车控制系统,智能电动飞行汽车目前尚完全依赖于飞控系统来实现感知、控制和决策,容错率比汽车低很多。而在极端和突发情况下,智能电动飞行汽车的飞控系统还无法进行应对,这也是一大技术考验。

显然,智能电动飞行汽车目前在动力、轻量化、飞控等方面的技术尚未成熟,面临的瓶颈难题也需要时间去攻克。

安全难题

在安全难题方面,除了上述的技术相关的安全难题外,还存在着与传统飞机一样的头号安全难题:即最关键的地面/空中过渡(起飞/着陆)的安全保障。这将需要相关机构的监管,以及对空域的适当治理。同时,还要有效应对恶劣天气条件下(例如,大雾、暴雨、大风、暴风雪等)的安全难题。

此外,和智能电动汽车一样,在智能电动飞行汽车上的网络安全也是一大难题。针对智能电动飞行汽车高度自动化、计算机化的特征,如何加密网络、如何安全导航以及如何防范网络犯罪等,都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安全范畴。

监管难题

虽然国家在政策层面支持着飞行汽车的发展,但这其中还需要相关机构进行大量的监管,而具体的监管措施则需要进行复杂的安全风险分析,这比传统飞机面临的挑战更艰巨。因为其操作人员及所处环境更为复杂,所以需要进行大量额外的投入与研究,除了建设飞行汽车运行的配套基础设施,并配置有效措施及标准外,还需要保障飞行汽车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具有“安全模式”等功能。同时,监管机构还亟需在“安全标准”、“安全运行环境阈值”、“配置私人空中交通管制员”等方面,形成规定及执行标准……这其中的监管之路也可谓任重道远。

市场难题

假使上述难题相继被层层攻破,也还需要筛选出有真实需求和迫切应用场景的领域及城市区域进行市场环境培育。虽然不少人普遍看好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在共享出行、货运、短途航空、私人家用市场,将会拥有不错的市场前景。但这需要实践去验证,而且还需要积极向民众进行城市空中交通和智能电动飞行汽车的科普教育,才能逐步培育出适宜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智能电动飞行汽车还将面对地铁、轻轨、智能电动汽车等现行交通载体在低成本、多功能、大载重上的反复冲击,属实前路漫漫。

声音:有人看好,有人看衰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报告,飞行汽车行业将于2030年在全球形成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到204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除了资本的看好,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其他大量机构与专家的拥趸。

在国内,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张扬军教授就持看好观点,其认为飞行汽车是典型的未来产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飞行汽车将开启包括载物和载人在内的“低空智能交通”新时代。而在国外,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也表示看好,其认为电动汽车的未来,不限于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此外,英国航空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甚至发布报告称,2030年之前,亚太地区国家将实现城市空中交通服务,到2030年亚太地区有望拥有超1000架垂直起降的电动飞行汽车

当然,有人看好,必有人看衰。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别看马斯克生产电动车、发射火箭甚至规划着火星移民计划,但他却已经多次表达对飞行汽车的看衰,他认为飞行汽车就是被放大了1000倍而且噪音更大的无人机……

有优势有挑战,有看好有看衰,而笔者认为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已经不单纯是资本玩家PPT里的融资标的了,其也许会在不久的期限内成为影响国内外城市空中交通市场的一支潜力。强调一下,这里表述的是“潜力”,因为其中的过程“道阻且长”。

飞行汽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原作者feiauto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本站依法保留追究权!www.feiauto.com

【投稿】请把所需要提交的文章投稿至此邮箱:feiauto@126.com


热门车源

请填写您的反馈内容和联系电话
* 反馈内容:
* 手机号:
您的信息不会在网站上显示,我们将保证您的隐私安全。
提交
展开

车辆买卖

商务合作

投诉举报